巴以冲突史


在中世纪,古城耶路撒冷在地图上曾经被标成世界的正中央,人类文明由此起源和扩散。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和犹太教都把它视为圣地。耶路撒冷周边的领土,又被称作中东,有史以来一直是各个宗教派别,文化理念和土地资源冲突的集聚地。

宗教圣地耶路撒冷的由来

耶路撒冷附近的巴勒斯坦地区,在希伯来圣经里,是上帝赐予亚伯拉罕次子以撒及子孙的领地,近代的犹太复国运动“Zionism”,把在这里建立犹太人家园作为上帝的承诺;对阿拉伯人来说,上帝的诺言针对的是亚伯拉罕所有的子孙,其中包括阿拉伯人的祖先,亚伯拉罕的长子以实玛利,根据可兰经,穆罕默德在去天堂的行程中,曾经路过耶路撒冷,它是排在Mecca,Medina之后的第三大伊斯兰圣地;在基督教里,耶稣在这里出生,传教,献身,升天,它的地位更是神圣不可替代。

一战后对中东的分割

一战期间,为了推翻奥斯曼帝国,英国派遣军事人员到中东,参与到当地阿拉伯人的抵抗组织,他们有意宣扬民族意识,鼓励本地人抵抗土耳其的统治,燃起了阿拉伯人的建国热情。比如很有名气的Lawrence of Arabia,是一个英国特工,曾经和阿拉伯人并肩作战。一战后,奥斯曼帝国土崩瓦解,为了避免未来的阿拉伯国与欧洲抗衡,英法违背了承诺,有意把中东地区化成若干小国,让其互相牵制,扶持顺从的傀儡国王和政府,比如约旦,沙特,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等等,统统效忠于欧洲列国。而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巴勒斯坦宗教圣地,则由英国直接管辖。这种背信弃义的自私行为,令阿拉伯平民十分的不满。

犹太复国主义的起源

犹太人在欧洲历来遭受排斥,早期很多移居美国。到了1924年,美国人满,对移民限额。很多受迫害的犹太人把目的地转为中东。从1920年后,英国允许大量欧洲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1918年犹太人在当地的人口比例是8%,到1931年,达到了17%,到1941年,持续增长到了30%。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政策更是火上浇油,使得大批犹太难民流离失所,很多人痛下誓言,把在中东建立犹太国作为终生奋斗目标,使得犹太人从此不再受歧视,能够自由地信教和生活。

犹太人,阿拉伯人和英国之间矛盾的开始

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在公元7世纪打败拜占庭帝国,占据了当时以基督教为主的巴勒斯坦地区。到20世纪初,阿拉伯人口占有绝大多数。从一战结束到二战期间,大批犹太人移居到巴勒斯坦地区,他们廉价购买大量土地,拒绝雇佣阿拉伯人,使得阿拉伯人的生计受到威胁,双方冲突不断升级,各自成立了军事恐怖组织,袭击目标不分军事设施和平民,使得原本和谐的不同宗教群体之间的敌意逐渐加剧。

英国在开始阶段站在犹太人一边。随着阿拉伯国家开采的原油影响到英国的备战和日常生活,也为了不让阿拉伯国家在二战中站到轴心国一边,英国开始收紧巴勒斯坦的犹太移民政策,大量移民被拒之门外。犹太人的恐怖袭击组织把英国人也列入了袭击对象。

以色列建国和1948年,1949年的阿以之战

1948年5月14日,在无奈之中,英国撤离巴勒斯坦,当天,犹太人宣布建立以色列国,与此同时,阿拉伯国家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对以色列宣战。巴勒斯坦地区硝烟四起,以色列四面受敌,经过苦战,击退了列国的进攻,到1949年停火协议签署的时候,以色列占据了除加沙和部分约旦河西岸外的大部分原英国监管地区。

以色列国在建国初期得到大量外援,尤其来自于美国和欧洲的犹太组织,他们勤劳建国,变沙漠荒原为良田森林,建设大量基础设施,发展工业和军事,势力日渐强大。同时也开始大量驱赶周边的阿拉伯人,没收他们的财产,造成大量的巴勒斯坦难民聚集在加沙,约旦河西岸和周围的阿拉伯国家。

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兴起

如果说上世纪四十年代是犹太人寻找归宿的年代,五十年代则是阿拉伯人探索自己命运的时期。1952年埃及发生军事政变,由Nasser为首的军队废除了无能的皇室,Nasser是阿拉伯的民族主义的积极倡导者,期望建立一个现代统一的阿拉伯国家。他是不止是一个军人,还是一个精明的政客,哲学家,非常具有号召力。Nasser的民族主义思潮在中东,包括法属的北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英法美,则把他视为眼中钉。

1956年,为了发展经济,实现工业现代化,Nasser把英国管辖的苏伊士运河归为国有,用它的收入来支付尼罗河上Aswan水库的建设。英法和以色列密谋,先由以色列进攻埃及,之后英法入侵埃及,名义上是保护苏伊士运河,实际目的是颠覆Nasser的政权。英法在军事上节节胜利,占领了苏伊士运河,然而由于事先没有通知美国,在美国施加的压力下,被迫从埃及撤军。Nasser在苏伊士危机中没有取得战场上的胜利,但他的地位在阿拉伯国家却由此提高,他对以色列和英法采取绝不妥协的政策,决心要彻底消灭以色列国,成为阿拉伯民族主义的领导者。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阿拉伯人的自我探索历程达到了一个顶峰。之前在1948和1949年对以色列的战争中,阿拉伯国家之间不团结,意见不一,导致了耻辱性的失利。到了六十年代,在Nasser的带领下,阿拉伯国家齐心协力,积极备战,以色列和阿拉伯邻国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

1967年阿以的6日之战

1967年,埃及,叙利亚和约旦正式联盟,Nasser要求联合国驻以色列边境附近Sinai地区的观察员撤离,在边境地带集聚了大量兵力,并封锁了以色列红海的港口。1967年6月5日,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以色列先发制人,对埃及空军基地发起大规模空袭,造成基地的彻底瘫痪。在同一个早上,以色列空军调转方向,飞往叙利亚和约旦的空军基地,对它们也造成了毁灭性的袭击。在一个小时之内,阿拉伯三国的700架飞机里,400多架被炸毁,基地彻底报废。占有绝对空中优势的以色列陆军攻入阿拉伯邻国。当6日战争结束的时候,以色列占领了埃及苏伊士运河以东的Sinai大片领土和加沙地带,从约旦手中夺取了整个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击败叙利亚,占领了具有战略要点的戈兰高地。在这次战争中,埃及阵亡人数是一万五千人,以色列仅仅损失了777人,更增强了以色列不可战胜的神话。

伊斯兰复兴主义的兴起

以色列在6日战争中的辉煌胜利,对Nasser的阿拉伯民族主义,争取一个现代化的独立的阿拉伯国家的梦想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在意识形态上,民族主义的失利,也促使了阿拉伯人另寻出路。很多西方国家认为阿拉伯国家可以跟西方一样,变成无宗教性质的政权,把信奉伊斯兰作为个人的选择,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1967年的战争是一个转折点,由于以色列占据了伊斯兰第三圣地耶路撒冷,激起了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信徒的愤怒,他们认为民族主义不能够解决阿拉伯国家跟以色列和西方支持者之间的矛盾,于是把希望寄托在传统的伊斯兰教义身上。这种思潮首先影响到了西方的盟友伊朗 ,1979年什叶派领袖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推翻了亲近西方的国王巴列维,导致了伊朗的政教合一,揭开了阿拉伯国家反西方的伊斯兰复兴运动的一页,也为现代伊斯兰极端势力的抬头埋下了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