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球像台机器


儿子的球赛

前两天儿子Scott代表他的高尔夫俱乐部出去比赛,我也跟去帮忙。他从4岁开始打球,说起来有将近6年球龄。他从去年开始参加球会比赛,跟其他参赛的小孩比起来,还是小有经验的。他的对手是个个头稍矮点的亚洲小女孩,看上去很文静。 

这个比赛是为Junior Pennant做准备的,比赛结果并不太重要。很多小孩都学球没几年,有些第一次参加这种比较正规的比赛。虽然在规则上不能帮他们,也不能做教练,但很多家长都跟着,以免碰到难处理的情况。根据去年的经验,小家伙们可以互相认识,交朋友,大人之间也可以一起吹吹牛。

4个小球手开好球,我跟小女孩爸爸简单问了好,她跟Scott年龄差不多。看来跟班的只有我们两个家长,琢磨着好彩有人聊聊天,不会太无聊。站在一边看着几个小孩打完第二杆,一转头,女孩爸爸不见了。在四周侦察了半天,终于看到他远远地站在球道另一侧的树林里。惨了,他可能是不太愿意和对手家长多说话。

到打完了第二洞,坚持不下去了。小女孩动作标准,面不改色心不跳,跟职业球手一般,不说一句话,跟队友也一样,好似旁若无人。虽然距离没Scott打的远,不过长短推杆无一出错。相反Scott在压力山大的情况下,连输两洞,开始发上了牢骚,觉得女孩差点不对,让杆不合理,开球位男女差几十米等等。他的队友Michael比他大三岁,球打的好,在一旁给他出点子。不管怎么样做家长还是要鼓励为主,绞尽脑汁教育他一通后,我迫不及待地溜回了会所,结束了寂寞的跟班。

一杯咖啡过后,碰到了对方的负责人,出于好奇,我问了下小女孩的情况,她只说了一句,“She is amazing, playing like a machine.”

“Machine”-机器,这词还真是触动了我哪根神经,打球能成机器人,确实难对付。我时常期望能装个机械手臂,每次动作都一样,就不会下杆时早时晚,打出的球左偏右转,进树打水漂了。如果脑子里再装个芯片,保证思维不出轨,这高尔夫球可就真的要有质的突破了。可如果人人都变成超级机器人,脑子里安装固定程序,这球打的还有意思吗?再有了,如果在教育小孩时,全用造机器人的模式,这人类文明到底算是进化,还是退化。

机器人教育法

打小咱们领教过的中式教育,或称亚洲教育模式,想想都心有余悸。简单说,是强赛硬填,枯燥无比。课堂好比制造机器人流水线,所有课程都是磨具打造出来,标准一致的流水线产品。如果能按照老师教的照葫芦画瓢,各部件合格,通过最终标准的测试,就是成品,可以上大学;如果有部件不合格,过不了检测这一关,就成了次品,去工厂接班,或者农村街道混日子。

小的时候印象深刻的是上课老犯困,老师的声音就是催眠曲。直到工作后,如果压力大,失眠,想象着回到课堂,立刻睡意十足。成人了,书读多了,有了小孩,才意识到每个人从出生,都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天才。好比Scott,从小喜欢看小说,叫他编个故事,想象力丰富,可数字方面就很一般,打不起兴趣。天才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用的就逐渐颓废。机器人教育的可悲之处,是通过十来年的灌输,没有提供太多发挥想象力的环境,把小孩的天生创造力逐渐地磨灭,造就了一批没有真正个性和爱好,用世俗的观点来评判自己和他人,个人利益至上,没有社会责任感,从众心理极强的机器人群体。

启发式教育

从来到澳洲,看到西式教育,才感觉到我们小时成长环境的欠缺。学校不应该是流水线,它应该是一个有机场所,比如养花,根据不同的花种,要提供不同的滋生环境,要有阳光,雨水,合适的温度,要施肥,而更重要的是要提供自由生长的空间,允许不同的花草,有着自己千姿百态的长法。虽然每朵花每根草都不一样,但都能尽其所能,健康地生长。

把机器人教育,改革成启发式教育,首先要改造教师的理念,明白真正意义上的育人。全新的教育体制不是老师,教授们白日发梦而来的。教学的最高目标不仅仅是培养教授和科学家,更重要的是培养出一批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的下一代。他们可以是政客,律师,商人,医生,也可以是歌手,探险者,救生员,护士和清洁工。能做到这一点,需要社会不同行业对教育有一定投入,建立一个生动灵活的体制,对不同特长的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引导。比如鼓励退休的行业人士,到学校做些义工,用自己积累的工作生活经验,激励帮助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特长的学生。

另外,更加重要的,社会需要改革依靠考试成绩招生招工的体制,设计出一套考验实践和思维能力的灵活选人方式。偏重文化教育,偏重某些科目的局面需要改变,哲学,道德,音乐,艺术,体育等等,都是同等的重要。没错,如果做会计,要求要很好的数学才能;不过作为救火员,更需要的则是身体素质,道德品质,心理承受和应急反应。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健全的教育。 

老虎爸老虎妈

中国的虎爸虎妈,威名远扬。培养医生,教授,可能没问题。不过高压的教育,却是创造力的致命杀手。说起想象力,都想到童真,因为小孩子能够在玩耍的时候,忘记目的,处于极端放松的状态,对他们而言,有的只是尝试,没有对错之分,在这种尝试过程中,能够做出很多充满想象力的事情。

不仅让人想起牛顿,瞎溜达看到苹果落地,琢磨出了万有引力。爱因斯坦,在闲散的小办公室里看着窗外发呆,写出了光量子和相对论。如果这两位小时候天天被爸妈吆喝着学2小时数学,练3小时钢琴,或者长大了每时每刻都在玩手机,发微信,人类历史指不定还停留在哪个黑暗年代。

在充满诱惑的今天,爸妈还是需要一点虎劲的,不是逼着学数理化,而是要小孩子远离极具诱惑性的电子垃圾。比如逼着小孩出去和其他小朋友玩,踢踢球,散散步,接近大自然,看看他们自己喜欢的书(不是爸妈强迫的),发现不同的兴趣爱好,顺其自然地引导。所以虎爸虎妈并不可怕,关键是怎么个虎法。

赢的起输的起

发了一通呆,Scott的比赛打到最后一个洞了,站在18洞果岭边,听领队说他17洞结束后领先一个洞,这结果有点出乎预料,小子还是挺有战斗力的,最后一洞赢或者打平,他就赢了。全队目前就指望他了,因为是2赢3输,如果Scott赢了,球队就打平,才有希望出线。 

18洞是Par 4,上果岭是他的第二杆,看他熟悉的挥杆,球的弧线打的很好,没料到左旋球打的稍稍有点过,错过了果岭,进到了左边一个杂草丛生的小水潭。小女孩不紧不慢,拿起木杆,一球又直又远,上到果岭。Scott因为这洞还要让一杆,18洞输定了。算下来他和小女孩打平,整个球队输给了对方,看来出线没希望了。Scott结束后还挺开心,其他小队员们,不管输赢,都互相握手,上楼一起喝饮料吃薯条去了。他的对手小女孩,却在那里哭,估计是因为一直赢着Scott,对最后打平的结果不开心。

小孩子好胜心强,是正常的,不过更重要的是要能承受得了失败的压力。看到PGA大赛,能做到输而不乱的,才有真正的竞争力。不光打球,做人也要赢得起输得起,才能从容地面对不可预测的未来。Scott看来有不小的进步,小女孩可能赢惯了,对输甚至打平都不满意,不过相信多输多打平几次,对她的性格培养有益无害。

看球都看饿,到吃薯条的时间了:)


11/2017 澳洲悉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