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山洞
山洞里的囚犯
有这么一群囚犯,从小被投进了一个深入地下阴暗的山洞,头和脚都被铁链铐住,面对着的是洞里的墙壁,没办法动弹。他们的身后有个火堆,囚犯和火堆之间有一堵矮墙,不时会有行人举着木偶走过,木偶里有各种动物,人和花树。行人路过的时候,还会发出一些声音。
囚犯们从来没有出过山洞,能看到的,只是墙壁上火光映照出来,穿行而过会发出声音的木偶的影子。他们觉得这些影子就是世界的全部。他们还给影子们起了不同的名字,如果有谁识别影子的速度最快,就被推举为智者,具有很高的地位。
终于有一天,其中一个犯人的铁链被解开了,他转过身,看到了火堆,也看到了木偶,他脑袋有些糊涂,到底哪个是真的呢?他渴望着回到原来面对墙壁熟悉的位置,可是却被拖出了洞口。
强烈的阳光令他头晕目眩,没法睁眼。过了许久,他逐渐地开始看到了地上的影子,然后又看到了水里晃动的倒影,最后终于看清了周边的花鸟虫草和群山峻岭。哦,原来影子是虚无的,是会消失的,而真正存在的是实物本身。他又看到了太阳,月亮和星星,世界是那么的大,那么的神奇,没想到这些年一直在稀里糊涂地活着。他开始对山洞里的同伴们产生了巨大的怜悯,他要回去告诉他们以前见到的都是虚无的影子,真实的世界是多么的不同。
急匆匆地,他原路回到了地下。他的眼睛适应了外面的阳光,进了山洞,突然很难适应,墙上的影子也看不清了,他的同伴们嘲笑他变成了一个蠢人。当他描述外面见到的一切,劝说大家挣脱锁链时,囚犯们不屑一顾,觉得他妖言惑众,商量着怎样惩罚他的无知。
- 摘自柏拉图 “Republic”
洞穴之一 :婚姻
小李是江浙人,看上去很精明,说话也快,有点不修边幅。她跟老公小张是在12年前国内认识的,两人一个做会计,一个搞房地产,收入都不错。两人结婚前,都各自在城里买了房。有了一个儿子后,就商量着移民澳洲,给小孩子一个好一些的生长环境。
7年前,终于如愿以偿,一家子来到了悉尼。初来乍到,工作不好找,房租又很贵,日子过得还是满辛苦的。商量着,小张劝小李卖掉了她在国内的房子,付了一套悉尼公寓的首期。小张天天奔波打零工,小李管家务,生活开始慢慢稳定了。
不久,小张开始卖房子,刚好赶上悉尼房地产疯狂的上涨,他工作越来越忙,爸妈也从中国迁来了悉尼。瞒着小李,他悄悄地把自己在国内的房子卖掉,在悉尼买了几套投资房,名字放到自己爸妈的名下。
小李在家,把心思全花在儿子身上,去培训班,钢琴课,上私校,样样不拉后。自己呢,就很少花心思,不怎么打扮,很少锻炼,对老公也兴趣不大,亲热不起来。可是只要一提到儿子,就非常地洋洋自得。
小张的工作应酬开始多起来,也常出差不回家。小李感觉老夫老妻,开始没太在意。突然有一天一个朋友偶尔提起来见到小张和某某小女生在餐馆一起吃饭。想想近来小张的种种表现,小李开始紧张了,追问小张。小张也不含糊,提出小李只顾儿子,不关心老公,两人没有感情,要求分手。
在婚姻调解不成后,两人准备对簿公堂,花大钱雇律师,争夺财产和抚养权。儿子也受到影响,开始参加破裂家庭子女的心理辅导班。
婚姻的根基是两个人的情感,是实体,需要互相信任和体贴,也更需要保持个人魅力,维系相互之间的吸引力。钱财,小孩教育只是幻影。实体不存在了,幻影也随之烟消云散。
洞穴之二:教育
小林很小的时候就随父母移民到了澳洲。爸爸妈妈遵从老祖宗的教导,对他的教育非常的上心,专门在悉尼最好的学区买了房。爸爸做财务的,工作忙,但对他的学习经常过问。妈妈也全职陪他去各种培训班,玩的时间基本没有,全用在学习上,生怕哪门功课在班里排不到前三名。用妈妈的话说,是绝对不能让他输在起跑线上。
小林也不负众望,中学时考上了纽省最拔尖的精英学校。因为小学里已经学了很多的中学课程,他的中学也是一帆风顺。课余培训班做了大量的题目,他在高考中得心应手,成绩非常出色,赶时髦上了悉尼大学的律师专业。
大学的课程没有像以前那样死记烂背的多,很多时候要去调研,要有个人的观点 。小林性格内向,不太会交流,觉得学习有些吃力。别的同学忙着业余时间出去打工赚钱,找朋友,泡酒吧,小林把心思都放在学习上面。虽然比较费劲,但他还是毕业了,只是成绩一般,昔日辉煌不再有。
一提起律师都觉得了不起,收入高,实际上真正收入很高的是少数。这几年律师专业的毕业生多如牛毛,小林成绩平平,找了几个月工作也没着落,于是在他爸爸的一个朋友那里先做个小文员打发一下日子。
新的工作需要他整理编排一个文件,用的是微软的软件,要求排版美观,重点突出。小林读书时用过电脑,可是显然要求比较高,他独自折腾了一段,花了好几天,终于把文件编排好了。部门经理Michael看了后,很不满意,找他谈话,说不懂应该早点问其他同事,花了这么长时间做出的文件不合要求,耽误事了。小林打小没太受过外人批评,你Michael什么破学校毕业的也有权利教训我悉尼大学毕业的律师,他愤然说Bye Bye了您,走人!
前不久听说小林还没找到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爸妈非常地犯愁。
教育的目是培养小孩的独立思考,应付挫折,与人相处,敢于创新的能力,这是实体。知识的灌输只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前人和老师们为我们投下的幻影。只重灌输,忽略能力的教育,只能培养出一群井底之蛙,洞中的囚徒。
洞穴之三:民主
美国大选,记者采访支持Donald Trump 的选民片段:
- Barack Obama绝对是911阴谋的一部分!
- 你指的是哪一部分?
- 他不怎么干活,成天度假,办公室也不怎么去。
- 你觉得911那天,Obama为什么不在总统办公室?
- 这我也不太清楚,回头我好好查查。
- 希拉里可能有艾滋病
- 你怎么会认为她有艾滋病
- 看看她老公就知道了
- 你是说Bill Clinton有艾滋病,为什么他会有艾滋病
- 可能是被Magic Johnson 传染的
- Barack Obama绝对是穆斯林,他爸爸是穆斯林,他还经常看可兰经
- 可是他一直去教堂,怎么会是穆斯林
- 他是穆斯林,他爸爸是穆斯林,又是无神论,还是共产党
- 到底是穆斯林,还是无神论
- 三个都是
- (支持者背上写着“Say No to Socilism”)
- 你好,你背上写的“Socilism”,拼错了
- 真的?你有笔吗?
- 没有。你知道“Socialism”是什么意思吗?
- 有一个定义,我查下手机
- 就简单说下主要观点是什么
- 就跟希特勒差不多吧,是介于共产主义和另一个什么主义之间,我也不太清楚
….
如果蠢人占大多数,这样的民主选举出来的政府,可想而知会对一个国家甚至世界经济,政治,环境要造成多大的危害。“Arab Spring”之后的中东,也可以看到在一个没有基本民主概念,排斥异见的群体里搞民主,最终的结果要么是流氓政府,要么就是集权。澳洲的民主体制比较健全,但是难以避免的是不同的群体,投票时考虑的都是自身利益。比如懒得干活,领政府救济的,谁给我多钱就选谁;挖煤矿的,谁给我挖掘权就给谁捐钱;矿业能给国家创经济效益,解决就业,至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当权的大佬们就视而不见。至于短时间看不到效益,但对整个国家和子孙有益的政策,却少人问津,更拉不到选票。
在民主这个洞穴里,书本上的和其他国家的模式只是幻影,好看但不一定中用,想摸索到真正的出口,见到阳光,是需要一番努力的。
洞穴之四:人类
根据考古,人类进化经历以下时间段:
- 21亿年前,出现单细胞微生物
- 5.9亿年前,出现动物
- 5.3亿年前,出现脊椎动物
- 2.2亿年前,出现哺乳动物
- 1亿年前,出现灵长类动物
- 1千5百万年前,出现原始人类
- 15万年前,出现现代人类
世界人口统计史:
- 1804:10亿
- 1930:20亿
- 1960:30亿
- 1974:40亿
- 1987:50亿
- 1999:60亿
- 2017:75亿
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生物,开始动弹,长出脊梁骨,爬出大海,生出脖子,后腿站立,脑子变大,汗毛变短,使用工具,团体狩猎,社会形成,人类的进化经历了漫长的21亿年。
不过在工业革命,医药进步,粮食增产,人类征服地球之后,人口总数在极短的200来年里,成指数增长。当然成指数增长的还有忠实陪伴人类的蚊子,苍蝇,蟑螂,老鼠,寄生虫,垃圾,废气,病毒,细菌等等。至于其他大多数动物,植物,甚至氧气,都成指数下降。好彩人不是鲤鱼,否则每人每次产卵30万,地球早就堕落成金星了。
据大自然纪录片之父David Attenborough的调查预测,如果世界上都像消费水平很低的印度人一样生活,地球最多可以承受150亿人口;如果都像美国人一样生活,最多只能承受15亿。想想中国如果全面提高国民生活水平,赶英超美,那就需要占领全世界。抱歉了,非华人请早点离开地球,月亮火星,想去哪儿去哪儿。(备注,祖籍中国的,和有部分中国血统的可以留下)
发现小儿麻痹症疫苗的Jonas Salk说过,如果所有的昆虫全死掉了,过 50年地球上所有的动物都会灭绝;如果人类全部消失了,过50年所有的生物动物都会生机勃勃。
我们生活在一个大洞里,看到的是家庭,朋友,私校,靓房,跑车,银行账户,韩剧日片,龙虾香槟。然而所有这些都是虚虚实实,昙花一现。出路呢?降低人口,降低资源消费,发展科技。没有一个良性循环的生存环境,洞内总有一天会氧气耗尽,火光熄灭,变成暗无天日的黑洞。
后记
这世界还真是充满了各种洞穴,这里没功夫提到的,比如人类认知的,宗教信仰的,政治集权的等等。有些洞钻出来了,再想回去还不容易,要冒生命危险。有些洞以为钻出来了,却发现原来进到了隔壁的洞里。有时以为出来了,没成想外面的世界只是一个更大的洞穴。
知道自己身处洞内,是第一步;壮着胆找出口,是第二步;出来了,再回头去拯救其他人,是最难迈出的第三步。根据柏拉图,能走出第三步,都属于哲学家的级别。
做人还是蛮有乐趣的,可以不断寻找出口。Steve Jobs告诫过世人,想要充实的人生,要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要有饥饿感,要认识到自己的无知!
- 2017年11月 于澳洲悉尼